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藏文:གསེར་བུམ་སྐྲུག་པ,威利:gser bum skrug pu),又称为金瓶鉴别,是历经数百年形成的藏传佛教中最为重要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是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
按历史定制,藏传佛教大活佛的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认定,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均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历史上,第十世、十一世、十二世达赖喇嘛、第八世、九世、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以及第五世、六世、七世、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经由该仪式产生。 [4] 自清王朝的200多年间,仅西藏一地,就有格鲁、噶举、宁玛三派的39个活佛转世系统70余名活佛通过金瓶掣签认定。
1995年11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认定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西藏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嘉黎县的坚赞诺布中签。国务院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法事器具
金瓶又称为“金奔巴”或“金本巴”(“奔巴”藏语意为“瓶”)。金瓶掣签制度特别设立了两个金瓶,一个放在北京雍和宫,专供蒙古地区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用。另一个置放在拉萨大昭寺,专门供西藏、青海等地掣签定大活佛转世灵童。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经金瓶掣签认定。
藏传佛教金瓶掣签使用的金瓶和玉签在西藏博物馆展出。每次举行金瓶掣签仪式,把金瓶和玉签从西藏博物馆护送到大昭寺,在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前举行仪式。